`
hulianwang2014
  • 浏览: 692153 次
文章分类
社区版块
存档分类
最新评论
  • bcworld: 排版成这样,一点看的欲望都没有了
    jfinal

人脑存在搜索引擎的实验设计问题-回武夷山老师

 
阅读更多

2011年4月5日,我在文章"世界第一批证实大脑中有百度和谷歌的人“,详细描述了两个星期前我们所做的一个心理学实验,验证人脑中存在与互联网搜索引擎一样的机理,这个实验过程是极其简单的,但设想出来,却花了我一年的时间。实验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,而是这个实验必须重演一下人类的记忆和关键词搜索的过程。

这个实验包括两个部分
1.用PPT给出5个大家熟悉的网站名称,让测试者浏览,记忆,然后用8个网站名称分别询问测试者刚才PPT是否出现。
2.在互联网网页上填写同样5个网站名称,并填写互联网唯一标识符“%redft098&876hfgt65%“,让搜索引擎百度和谷歌抓取和索引,然后用上述8个网站名称分别检测百度和谷歌,搜索刚才网页里是否出现过。

一。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总工,研究员武夷山老师提出:“

应该用熟悉还是不熟悉的词汇(概念)来测试?应该请教一下心理学或认知科学专家。 ”

我的回答:

“武夷山老师提出了非常重要的问题,熟悉的词汇是否会影响实验,对于这个问题,我曾经这样思考:

在互联网搜索引擎的实验中,我们对测试网页增加唯一字符串“%redft098&876hfgt65%“,这样无论我们在该网页放置的测试字符是否已经出现在互联网中,都不影响判断百度和谷歌是否检索到该页面。

在对测试者进行询问时,我们提到“刚才PPT是否出现下列词汇”,这句话暗含了一个独特的限定情景,那就是“2011年3月24号科学院研究生院玉泉路校区15点半103教室用到的PPT中',这个限定同样会让测试者能够区别数据是局限在本次实验,无论它们是否是以前熟悉还是不熟悉的。”

二。武夷山老师继续提问:“

我不懂心理学,但直觉上认为,既然要与搜索引擎比,在实验中至少要注意三点:1、测试对象的量不能太小。比如我们在想一个合适的词来表达一个意思时,是从掌握的海量词汇中进行检索的。2、不能只用熟悉的词汇。搜索引擎对于热门信息的搜索效果(相当于熟悉的词?)总是不错的,但没有代表性。3、应该有意识埋伏一些干扰项。现在5个也好、8个也好,都是网站名称,同质的,测试任务太容易了。 ”
“扫描信息,存储信息和检索信息的机制”,不需证明啊。高明棋手扫一眼棋局就记住了双方棋子的位置,不就是扫描和存储吗?赛后复盘,不就是检索吗?

我的回答:

武老师,您的确是快速指向的核心,某种角度,我是刻意选择1,熟悉的单词,2,数量不大,易于记忆和检索。原因是我们是要证明大脑中包含扫描信息,存储信息和检索信息的机制,而非证明其不存在,我在试图寻找达到此目的最简单的方法。可以增加复杂度,但会出现不稳定的结果,就需要解释为何不匹配的原因,但这个解释却不是我们现在需要的,举一个例子,比较两个篮球,一个是标准篮球,一个是包在箱子里的篮球,我们要做的是找到箱子里的篮球,箱子暂时不讨论。不过武老师说的用不熟悉的单词,我们会再做一遍

还有一点,武老师,我们用了8个词汇进行测试,这些词汇里不但包含了刚才出现的,也包含没有出现的词汇,用这种黑白对比消除因为熟悉和数量简单导致的误差,中而言之,这个实验设计是试图寻找最简单的方式,并以此为基础扩展后续的思考。

做这个实验,同自由落体的实验是一样的,我们熟知扔到空中一定要落地,但为了描述自由落体的过程,我们还是会一次次的做实验。要证明的不是大脑中扫描,存储和检索,而是要验证大脑和搜索引擎有同样的机理和结果。因此我个人认为这个实验看似没有意义,但不做就不能用实证的方法进行研究。供武老师指正

三 。继续思考

武夷山老师的意见还是提醒我们可以对实验继续改进,把测试数据改为无论对于测试者,还是搜素引擎都没有识别过,再进行一次实验,虽然结果几乎显而易见。期待科学网心理学或认知科学专家能给与批判和指点。多谢

更多关于互联网进化论的内容在: http://www.intevl.com

分享到:
评论

相关推荐

Global site tag (gtag.js) - Google Analytics